《梁皇宝忏》
法会通启
今有功德檀越众居士,为报三宝慈悲恩德,祈求家国福慧骈臻,广度含识众生,于宜昌古佛寺启建《梁皇宝忏》法会
2024年10月17日至21日
农历九月十五至九月十九
(共五天)
早课:05:00-07:00
上午:08:30-11:00
下午:14:00-17:00
法会殊胜,欢迎十方善信共襄法筵,同沾法喜,齐沐佛恩;并诸善缘斋主,以此因缘息灾增福,所求如愿。
法会登记电话(客堂):
0717-6221799
177-0717-7119
法会地点:湖北省宜昌市珍珠路103号古佛寺
《梁皇宝忏》是中国佛教所有忏仪中规模最为大的一部,融合了众多大乘经典的佛号以及大乘经典的法义,汇编而成,于水陆法会仪轨之中极具代表性,在佛门众多拜忏法门里,它教化众生发无上菩提心,践行忏悔与慈悲,堪称殊胜宝典,恩遍九有,德泽四生,冥阳两利。此忏以大菩提心为根本,消殄历劫罪垢,开发本具之心光,其利益,莫能具宣。
宝忏缘起
郗氏辞世数月后,武帝忽闻寝殿外窸窣之声,望见一巨蟒盘踞殿上,惊慌失措。
蟒蛇这时竟然开口:“我主莫惊,我乃宫中郗氏。妾因不信佛法,堕入畜生道,受此苦报。至今尚无容身之所,饥饿疫疾,恒抱痛苦,一刻不停,只好投奔乞求我王,念及昔日夫妻之情,施恩救拔。吾若能脱此苦,定当衔环相报,不负主恩。”
梁武帝闻此,赶忙拜请志公禅师,询问郗氏因何堕落为蟒蛇?
志公禅师道:“因她心不信佛、嫉妒六宫、不敬三宝、未修片善。只享福禄,不积福泽;不信因果,不惧报应。”
武帝又问:“如何才能超度郗氏?”
志公禅师答:“若要超度,需我主发心,大办斋供,请高僧,建道场,弘扬佛法。亲自礼拜,检录藏经,诵经忏悔。”
武帝依禅师之言,依据经律忏罪要义,制忏文,拜法会,为郗氏忏悔。此后一日,武帝在房内忽然闻到奇异香气,经久不散。
忽见一为端丽天人对他说:“我承蒙佛力,得以脱离蟒身,将往生天上,此来道谢。”言罢便消失不见。
此忏消灾迎吉,灭罪生福,蒙弥勒菩萨梦中赐名“慈悲道场”。因始于梁武帝,故而后世称《梁皇宝忏》。
宝忏简介
《梁皇宝忏》共十卷,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:
一至二卷,共六门
壹
皈依
说明皈依三宝的意义、原因及方法,劝请众生发心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、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、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。
贰
断疑
一切众生未能离开疑惑,所以对于佛法生起许多障碍,因此必须断疑。
叁
忏悔
将欲发菩提心,必先忏悔过去种种恶业。
肆
发菩提心
彰明菩提心即佛心的道理,解释菩提心之功德智慧不可估量,并介绍应该如何发菩提心。
伍
初发愿
世出世间的一切成就,若无愿心便难以获得。为了成就一切功德,于佛前以至诚恳切之心发大愿。
陆
发回向心
发心、发愿后,还要把实际行愿所获得利益人天的功德全部回向给一切众生,让大家能够一起远离苦难,这便是“发回向心”。
三至六卷,共四门
壹
显果报
列举经典中因果例子,包括《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》中的十六个故事和《杂藏经》中的十二个故事,说明造作恶业的果报之可畏。
贰
出地狱
详细说明地狱恶报种种不堪言说的痛苦。
叁
解怨释结
众生种种烦恼怨恨乃至由此而起的身口意恶业,最主要是因为贪(执着)的关系,执着的对象是亲缘眷属,因此特别指出父母、师长及身、口、意三业的因缘。
肆
再发愿
期待离诸六道痛苦,成就诸佛功德,首先是生菩提心、发弘誓愿。
第七至十卷,共五门
壹
自庆
列举出十五种值得自我庆幸的事情;阐明三宝的功德,劝请大众应时时警缘三宝;同时因大众降临道场,所以礼谢大众;最后总发大愿,愿六道众生成就智慧功德,及成就身、口、意三业功德。
贰
六道礼佛
为天道、诸仙、梵王、阿修罗道一切善神、龙王、魔王礼佛,愿这些众生能够护持三宝;为人道礼佛,分为七类:国王、诸王、父母、过去父母、师长、十方比丘比丘尼、十方过去比丘比丘尼;为阿鼻地狱、灰河铁丸等狱、饮铜炭坑等狱、刀兵铜釜等狱、火城刀山等狱、饿鬼道、畜生道等八类恶道众生礼佛;并且总为六道发愿。
叁
回向
说明回向的意义及其方法。
四
三发愿
主要是信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而发大愿,另外又加上口愿及具足无量诸行法门愿。
伍
嘱累
期盼菩萨依本誓愿力,不舍众生,流通此忏法。
纵观十卷梁皇宝忏,自皈依为入门,藉忏悔来断恶,以发心发愿为修善培福的核心,以回向为利益众生的行门,逐渐培养礼忏者大乘菩萨的胸襟,并与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感应道交、广结法缘,从而使历劫罪垢得以消除,终获清凉。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
编号:鄂(2022)0000094